“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当年一句台词风靡大江南北,后来愈演愈烈的“机器人时代”、“智能生产”逐渐盖过了其风头,朱富德说:“不管时代变迁到什么程度,人才和团队才是“福德隆”致胜的法宝。
以人为本,一线工人举手之劳拿下外贸大单
最开始做企业内刊的时候,朱富德是受到五星级酒店赠读刊物的启发,彼时,微博和微信还没有出现,如何把自己苦心打造的团队精神作为展示的窗口推向市场,朱富德尝试了很多方式,最后,他在每个鞋箱内都放了一份公司内刊,这样,大大小小的经销商都能从内刊中了解到公司最近发生的改变和近期的品牌动态。内刊发到市场,大受经销商的欢迎,这内刊一做,就坚持了近6年时间。

翻开这份16开的简报内刊,更多的是企业关于员工“快乐生活、快乐工作”的引导,定期的员工培训、技能比赛、文艺比赛、员工运动会,团队旅游······按朱富德的话来说“这16年来,“福德隆”的员工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关系网,每个待在这里的员工都变成了福德隆家庭的一份子,他们在这里结成了稳定的亲戚、朋友、同事关系,有的员工从十几岁进厂到到结婚、生子,有的甚至现在已经上了大学。
“大家在这个团队里拧成一股绳,真正的成为了一大家人,因此公司的所有员工的劲往一处使。”朱富德说起有位外商被他的团队打动的故事依然动容,一位俄罗斯外商,每次在出货时,想找一批工人帮忙装卸货物的时候,经常在其他工厂找人帮忙时都没人愿意帮忙,有一次车停在“福德隆”门口装货,由于天将黑又要赶出货船期,客人提出请三位路过的福德隆工人帮忙,正好赶上下班高峰期,周围的工人见状,全部主动围过来帮忙,三两下解决了外商出货紧张的燃眉之急。事后,这位俄罗斯外商主动找到朱富德,一定要把以后的大部分订单下到“福德隆”,外商的思维很简单:如此团结、凝聚力的生产团队,在品质把关和或货期交付方面也肯定不会有问题。
在福德隆,员工非常自觉地加班,而朱富德也不需要像很多温岭鞋厂的老板一样天天蹲守在车间,现在他只需通过微信来把控生产进度就能使公司正常运转。
持续创新, 智能童鞋的起源地
“2010年,我和院校校企合作,研发出来的GPS定位芯片到深圳开模,那时候中国还很少开始做智能童鞋。”朱富德说。

2013年以来众多童鞋品牌开始介入儿童GPS定位防丢芯片领域,而此时“福得隆”已经取得GPS定位芯片领域内的多项专利。
尽管最早切入智能童鞋市场,“福得隆”并没有在这一领域获得红利。“主要原因还是当时的智能童鞋并没有形成气候,市场接受度不高。售后维修成本相对常态童鞋高出很多。这些年来‘福得隆’也并没有完全放弃智能童鞋市场,而是把‘智能童鞋’作为品牌发展的一张名片,引领品牌走向更新更高的技术领域。”
“不管是品牌运作还是企业本身的生产方式,其实我们一直走在持续创新的路上。福德隆最开始做鞋是全手工制作,缝线、刷胶、拉帮;后来逐渐用上了前、后拉帮机、电脑针车取代了这一系列工序。”
了解到东莞的自动下料机已经在温州投入试产,朱富德带领商会会员多次前去参观、学习,“功能非常强大,误差不到0.1厘米,不仅刀模成本可以省去,就连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都可以省下不少,对鞋厂来说真是好设备。”
“鞋业机器换人,智能生产是当前形势下必须要大力推进的大事,减少人工,鞋业生产的某些工序能由机器替代,确实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传统的下料裁断工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换了自动裁断机以后省去大量人工和材料成本,原来需要10个人协作的生产线,现在只要3个人,对企业来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机器换人提高效益。”
2015年以来,福德隆的车间已经陆续换上了最新的全自动电脑控制的针车,更多智能针车更换事宜也正在全面推进中,如果能顺利的全面推开,公司工人成本可以节省50%左右。
试水电商渠道背后的故事
2013年,电商渠道红红火火的时候,朱富德组织了支强大的销售团队成立电商部,花了20几万建设了一个线上仓储销售平台。把线下批发档口的渠道模式复制到线上。

3个月内,发展了500多个C店卖家。运营前期,初见成效,连续三个月销量从2千多双冲到1万多双,然而由于缺少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加上线上市场流量的限制,大卖家与小卖家之间价格方面的恶性竞争,“福得隆”品牌的线上销量逐渐萎缩,直至完全撤出电商市场。朱富德为此交了100多万的学费。
“线上渠道是一定要做的,关键是要找到适合温岭品牌的电商发展模式。”作为早期尝试电商的温岭鞋企,朱富德认为,开发电商不能过于冒进,温岭品牌的市场认知度有待提高,整个线上市场的规范还没完全建立起来,目前“福得隆”并不急于切入线上市场的核心领域,先切实打磨好品质,做好品牌后再逐步寻找一个良性的线上突破口。
“或许‘中国质造’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于我们制鞋企业来说,只有把产品真正的做好,让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满意了,才是我们产品真正的出路所在。”对于“福德隆”来说,2015年外贸订单缩减更多源于人民币的汇率不稳,加入SDR后,形式肯定会慢慢好起来, 对此,朱富德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