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附加值,哪里来的服务?没有服务,我们这个行业还有什么好事情?”袁文新对来访的温岭鞋革业商会金洪青秘书长这样说道。
由研发、生产、流通三个基本环节附加值构成的产业链“微笑曲线”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形态,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利润主要表现在两端,而中间的生产制造利润少得可怜。作为浙江必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袁文新意识到了“微笑曲线”两端的重要性。在温岭童鞋产业的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微笑曲线”已悄悄浮上这家企业的脸庞。

由实体到电商,必克的两轮品牌布局之路
袁文新第一次感受到品牌的高附加值,是2010年必克体育成为国内鞋业巨头百丽国际的贴牌商之后。一双自己公司出厂价55元的鞋子,贴上了诸如迪士尼的米奇老鼠这样的商标后,就能在商场里卖400元。
但是反观温岭区域的童鞋企业,大部分还在以量打探市场。产能的过剩快速把市场喂饱,带来库存积压,导致鞋子的价格一降再降,而且仍找不到销路。这样的对比,让袁文新有了对品牌的感悟:“没有品牌就像没有文化,寸步难行。”
2011年,必克开始发力,逐步打造起奇克运动童鞋、大力金刚男鞋、魔杖公主时尚女童鞋等多个面向不同细分市场的品牌,并采用了行业先行者晋江鞋企的模式,走起了代理商渠道和期货制。2012年开始招商后,必克体育已经在20个省区吸引了30多家代理商,每个代理商下有20到30家销售终端。
但让袁文新措不及防的是,300多公里外的杭州,如今已经当选浙商总会会长的马云,带着互联网电商席卷了童鞋产业。“互联网拥抱了我们,实体企业却不知道怎么去拥抱互联网。”袁文新认为,必须要静下心来思考。
因为此时的童鞋市场里,还留着大量库存。中国目前有将近5亿儿童人口,1年平均消费12双鞋子,这个市场的体量有60亿。而一个中大型鞋厂年产量600万双可能不在话下,这意味着全国只需1000个童鞋厂,就能把市场填满。
“一年又一年的库存,就像吃冷饭一样,这顿吃不完,下一顿还继续吃。那我们为什么不干脆就先把冷饭吃完了,再来煮新的饭菜?”对于这样的现状,袁文新显得有点无奈。于是,对于电商渠道的尝试,他的首要目标便是处理这个问题。
对于分销属性更强的必克而言,袁文新必须在电商之路上找到适合于制造业的不同模式。与代理商再三沟通后,必克找到这样一种方法:“我们在天猫旗舰店卖出一件商品后,商品并不从温岭总公司发货,而是由各省会的总代理进行发货,这个卖鞋所得的利润,由总代理获得,总公司只分得一些提成。”
袁文新认为这样就体现了互联网的优势,并有效防止了线上线下打架的现象。当然,他同时在天猫上贩卖新品:“我们会提供线上专用款式,并做一些营销手段。现在我感觉,营销模式决定了制造业的生命力。营销没做好,还能有什么生产呢?”
成立必克产业研究院,抢占新品市场定位
在微笑曲线的另一端,与品牌营销遥相呼应的是设计与研发。2010年开始,必克在成为百丽国际贴牌商的过程中,学到了研发、生产方面的管理知识。这正是必克体育发展品牌的第一步。
紧接着,必克与中国皮革制鞋协会合作,成立了必克产业研究院,专门研发新产品。“我的三支研发团队,分别在福建、广东和温岭。”袁文新说,广东和福建是国内鞋业做得最好的地方,“研发团队敏锐度非常高,市场需要什么、今年流行什么、产品的缺陷在哪里,这些信息通过前方的研发团队第一时间传递到工厂,这就找准了产品的市场定位。”而正是靠优质、新颖的产品,让必克最终争取到品牌路上的代理商。
袁文新还看到产品差异化定位的重要性。近年来,美国运动品牌安德玛在耐克与阿迪达斯的盛名之下崛起,让他领悟到,产业可以传统,但人不能传统,思维不能传统。因此,借着台资企业向东南亚迁移的机会,袁文新大量引进曾帮UA做过研发做过生产的人才。
“产品的创新是没有界限的,与新技术的跨界融合至关重要。”袁文新还说道。在新品的开发上,必克已经取得多项发明专利,比如植入GPS模块的童鞋,比如添加了夜光材质的飞织面童鞋。袁文新认为,如果不能考虑到儿童消费者的使用场景,添加更为智能的元素在鞋子上,那么必克将失去竞争的优势。
而童鞋市场的潮流与喜好,袁文新也不断在保持跟进。比如这几年流行的动漫元素,袁文新就觉得不能一条路走到底:“我个人认为几年下来,卡通式的鞋子会慢慢淡出市场。可能针对0-7岁的婴幼儿来说,动漫还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花千骨》里的糖宝的形象,就很受欢迎。但针对于大童,可能现在产品的风格要更大气一点。”
从6+1到4+0,技转部门带动生产模式创新
一条长达32米的全自动生产线,仅需18名工人,便能创造过去60名工人的产量,预计效率能提升244%,节省材料30%~35%,节能30%以上,节省空间50%以上……去年,这一系列的数字让必克成了温岭鞋企关注的焦点。
这条“全自动化数字化多工位制鞋柔性生产线”,足足让袁文新投入了680万。但“机器换人”仅仅是必克在生产模式创新上的开始。对于这条生产线,袁文新更想让整个产业得到警醒作用:“制造业一定要跟科研机构合作,这条生产线07年就已经被研发出来了,我们只有去支持他,不断升级换代。科技创新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假如我们都寻求安稳,原地踏步,中国工业何时才能到达4.0阶段?也许只能停留在2.0,甚至还不到。”
更让袁文新注意的,是互联网时代的产业环境,有机会颠覆传统的微笑曲线模式。传统企业模式最著名的理论莫属郎咸平的“6+1”产业链模型。即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6大环节缔造1个完整的制造业。
而日前,郎咸平提出了“6+1”到“4+0”的转变:订单处理——产品设计制造——原料采购——终端销售。在这样的模式下,制造业完全可以用工业化的手段做个性化产品,用数据驱动做智能工厂,把微笑曲线反过来,让制造重新成为价值和利润的原点。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技转源头制定标准的流程体系,技转不加强,等于你的生产模式不能改变。”袁文新感慨,在参观过许多台资企业后,看到对方的流程,再对比自己,才知道生产这个环节里还有多大的提高空间。
“所以说先要思想有转换,行动才能转化。SOP现场操作如何规范?工艺书如何明确?每道程序都要标明。到底是‘6+1’的,还是‘4+0’的,都要从技转部门下手。”袁文新举例,以前必克工厂的外单都要有2个月的工期,现在程序优化后,35天就能结束。
而下一步,C2M(消费者到工厂)模式,可能是必克尝试的方向。这意味着,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品牌,必克都要学着齐头并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