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舒丹
上世纪70年代,当多数人还没有办企业的概念时,金江兵的父亲金彭年就已经办起了一家小鞋厂,开始生产仿皮皮鞋。那时,温岭的鞋企屈指可数,金彭年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从一家家庭式小作坊起步,到目前拥有固定资产4500万元、员工500多人的规模企业,年产各式男女仿皮皮鞋、凉鞋等300多万双,60多个系列产品,800多种款式,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台州大江鞋业有限公司的发展,不仅是我市鞋业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金江兵倾注多年心血的回报。
人物档案:金江兵,生于1974年,温岭市横峰街道人,中共党员。1994年创办温岭市横峰彭年鞋厂,1999年正式注册台州大江鞋业有限公司。现为温岭市政协委员、温岭市工商联执委、温岭市鞋革业商会副会长、台州大江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童年,他和鞋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温岭,金江兵的父亲金彭年在自己家里办起了横峰大江鞋厂。这家鞋厂,是当时横峰最早创办的鞋厂之一。那时,鞋厂规模很小,连踏鞋帮都没有固定的工人。“我记得小时候看父亲做鞋特别辛苦,没有先进的生产工具,附近也没有像样的市场。”金江兵说,虽然条件很简陋,但一家人依然坚持了下来。
在金江兵的童年记忆里,放学一回到家,他就会放下书包,开始帮家里剪鞋料。几乎是从有记忆开始,金江兵和皮鞋便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们现在做鞋,都是用胶水粘的鞋底,但那时,生产工艺还很落后,每双鞋都是父亲用烧红的烙铁粘上的。”金江兵说,因为烙铁的温度过高,粘合后的鞋会出现变形,这时就要用木楦定型,然后放到锅里蒸,“那时,我们厂里的工人只有五六个,有了原材料以后,就靠附近妇女东家发点鞋帮、西家领点材料搞加工。”
不过,这并不是最辛苦的。那时,横峰街道的鞋厂并不像现在这么密集,甚至连像样的市场也没有。为了把做好的成品鞋卖出去,每逢农历初三、初八,金江兵父亲便会挑个担子,在深夜12点从横峰出发,步行前往路桥。到达路桥交易市场时,往往已经是第二天清晨。
父辈创业的艰辛金江兵看在眼里,那时,他便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继承父亲留下的产业,更要把它做大做强。
青年才俊搏击商海
1984年,随着制鞋业的不断发展,横峰有了自己的小商品市场,金江兵一家再也不用赶到路桥进行成品鞋交易了。1990年,金江兵家里的鞋厂有了上百名固定工人,规模不断壮大。1991年,高中毕业的金江兵也加入鞋厂,和父亲及哥哥一起搏击商海。
“那时,我主要是跑跑业务,搞搞开发,像武汉、郑州等地都去过。为了拓宽成人鞋的市场,我几乎跑遍了全国。”金江兵说,那时,正是温岭人走南闯北的高峰时期,全国各地的市场几乎都有温岭人的身影,“温岭鞋”也从那时打开了国内市场的销路。
为了使企业规模化生产,1994年,金江兵用父亲的名字注册成立了温岭市横峰彭年鞋厂。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金彭年父子三人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彭年鞋厂越办越红火。鞋厂的规模不断扩大,仅过了3年,金江兵又注册成立了温岭市横峰大江鞋厂。也是从那时开始,大江鞋厂由原先的纯手工制作换成了圆盘注塑机等半自动设备,产品的款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进。
订单越来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好,渐渐地,金江兵发现,鞋厂必须要扩大生产规模。由于有了先前坚实的基础,1999年,大江鞋厂收购了地方国营温岭市麦芽厂,并组建了台州大江鞋业有限公司,把鞋厂搬到了现在的城东街道。
迁址后,企业的员工增加到了五六百人。在金江兵的悉心经营下,从2006年开始到2009年,台州大江鞋业有限公司一直是我市百强企业。
大江鞋业走向世界
在家乐福、欧尚等国外连锁超市中,你会发现,台州大江鞋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成人皮鞋也在那里上架销售。没错,金江兵的生意早就走出了国门,销售渠道也从全国拓展到了世界多个国家。
而让大江鞋业走出国门的契机,源自于2000年的一次广交会。那年10月,金江兵花了十多万元买到一个广交会摊位。兴奋之余,他带着200多个鞋样赶到广州。那年的广交会上,前来采购成人鞋的外商很多。
在金江兵的展位前,一名中东的客人饶有兴趣地研究着他带来的鞋样。“这位外国客人对我的产品显得很有兴趣,当他问我价格时,我就大着胆子报出了一个比内销高许多的价格,没想到,老外二话没说就接受了。”短短几天时间,金江兵就接到了来自中东、欧洲、非洲等地区的20多万双、100多万美元的订单。
广交会上的商机让金江兵尝到了外贸带来的甜头。广交会结束后,金江兵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当时以价格战为主的国内市场,主攻海外市场。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开发部,如今开发部成员已经发展到了十几个人。2002年,公司取得自营出口权后,又成立了外贸部。
如今,大江鞋企已经接待了无数位外国客户。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原先的厂房已经不够用了,公司又扩建了厂房,厂区扩大了近一倍,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
转型升级谋发展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突围,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金江兵面前的一个大问题。除了产品研发,金江兵还十分注重和客户的沟通与服务。“公司现在做的全部是国外订单,由于我们的沟通和服务到位,不少客户还跟我们成了朋友,订单源源不断。”
众所周知,日本人对于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要求非常严格。不过,在金江兵看来,日本人却是最容易打交道的。“和他们签订合同后,我们双方都会严格遵守合同内容,合作这么久,几乎没出现过什么纠纷。”金江兵说,有一次,一批产品出口到日本后,日本人却拒不接受。“退回来后,我们马上进行自查,没发现任何问题。和对方沟通协调后发现,原来是他们在修订合同条款时出现了一些差错,而我们则严格按照他们的合同要求来做。”大江的一丝不苟让日本客户肃然起敬,最后,他们不仅接受了这批货,而且跟大江建立起了更长久的合作关系。
为了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创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大江鞋企拿出利润的15%作为研发经费,聘请高级设计人才;公司高层到奥康、康奈、红蜻蜓等知名制鞋企业参观,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引进新设备,以机器代替人力,解决“招工难”问题。
“鞋是生活必需品,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打入欧尚、家乐福等大型超市,超市每年的销量都在100万双以上。我们将继续提高产品的档次,把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金江兵充满信心。如今,大江鞋企占地十多亩的新厂区正在建设中,“那边的厂区盖好后,我还要发展其他产业,让大江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温岭的经济作出新的贡献。”